Search


蹉跎歲月的早會

二OO七年十一月二日,上午八時半,孤身一人到任西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蹉跎歲月的早會

二OO七年十一月二日,上午八時半,孤身一人到任西田百貨(O八年四月二十七日,改名為一田百貨)座落沙田中央廣場的總部,被領進百尺見方的辦公室,辦公桌上只放著電腦、文儀用品及名片,窗明几淨,正暗自歡喜之際,旋即被帶到會議室,只見十三、四位部門主管,正襟危坐,互道姓名及簡單自我介紹之後,該天早會正式開始。三十分鐘內各主管輪著發言,已記不清楚報告內容,總之都是些芝麻綠豆的鎖碎事情,未見踴躍提問及深入討論,都是各説各話,撮要報告完畢便草草收場。

心中不禁納悶起來,僱傭合約不是清楚訂明朝九晚六嗎?早上八時四十五分例會,連事先準備功夫在內,豈非要八時半或更早回到公司打點一切。也沒空探究詳情,跟著就是瞎忙一通,分別面見幾位管理階層及人事部主管,瞭解業務狀況,轉眼就到午飯時候。獨個兒吃過飯後,回到公司找來同事問明早會原委,知道大概後,毫不猶豫,手起刀落,即時著令通佈取消這個無謂的日式百貨早會傳統。

道理簡單明白,一星期五天例會,何來這麼多重要事項,久而久之,變成例行公事,個個敷衍交差了事,毫無實質內容可言,於是,別人交待時,魂遊太虛有之,拿著筆亂畫一通也有之,只要偶然發問或陪著乾笑,表面扮成煞有介事,挨過三十分鐘就可以鳥獸散了。再者,十幾人出席的會議,人力成本高昂,單是等候人齊,輪著報告,往來店舖及總部,不特浪費時間,也無實效可言。兼且,上班時間清楚寫著九時,早會偏要八時三刻舉行,明佔十五分鐘便宜,這豈是有水平的機構的合理安排,天下間那有免費午餐。

這是時下機構的一般通病,任何政策、會議、報告或工作程序,一經議決執行,成為慣例,即使環境改變了,取消或變革又談何容易。長此下去,舊法加新法,只會架牀叠屋,臃腫不堪,慢慢蠶蝕有限資源,降低工作效率,削弱競爭能力。如此簡單道理,人盡皆知,但為上者只知遠景,不識近務,妄想透過會議統覽全局,為下者逆來順受,順著上級愛好而行,欠缺動力改弦更張,只得虛耗青春在那無盡的準備功夫上。歸根結底,一切一切都是上級的錯。

半生開會無數,極少會議有內容、有深度、有意義,效率遠不如單對單當面討論及即時解決問題。對著這個不受歡迎、了無實效、蹉跎歲月的早會,與其修修補補,試圖改革會議章程或減低頻率,達致增加效率及成效,不若一勞永逸,痛快取消,釋放人力資源,回歸正務。在我眼中,開會是內耗的根源和效率的大敵,不是正務,可免則免。

上班的第一天,二話不説,當機立斷,我的名字就這樣傳開去,一位不一樣的CEO上任了。

********
後記:一星期五天例會,邊有咁多報告或新產品資料可以講呀,唔容許員工討論交流發問,純粹微笑大笑苦笑,selfie打咭圍爐取暖,單方面由上而下激勵士氣嘅所謂會議,唔係開會,而係打氣小會或紀律要求。但問題係,一個月二十日,一年二百四十日,邊有咁多打氣嘅需要啫,如果上司要求你每日聽慷慨激昂嘅言辭,年中無休,呢個上司或呢間公司好打有限。

後後記:四年前完成,2015年出版《不開會的CEO》,啱啱翻睇,真係好好睇,作者誠意推薦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先後做過六種行業,十四間機構,開過一間銀行,崇尚返璞歸真的營商信念,以人為本,憑「不開會」、「打工是副業,正職是做人」、「超市執籃員」名聞江湖。
View all posts